欢迎进入同心县委组织部网站!
近年来,同心县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、基础性、战略性工程来抓,突出思想淬炼、专业训练、实践锻炼,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。
抓好思想淬炼,提升政治能力。始终坚持把加强政治能力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,抓住“关键少数”,统筹实施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工程,分级分类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轮训班、进修班和专题培训班31场次,其中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比达到75.25%,持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。制定“县级领导上讲台”办法,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,带动县级领导讲党课90余次,乡镇、部门负责人讲党课133余次,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辨别政治是非、保持政治定力、驾驭政治局面、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,运用红军西征纪念园、革命烈士陵园等22处红色革命遗址开辟党性教育“第二课堂”,以实物、实景、实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、加强党性修养。
抓实专业训练,提升业务能力。立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深入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,分批分类举办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35期,选派1370余名干部参加区、市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,帮助各级干部补充专业知识、提高专业能力。创新建立“同心大讲堂”干部教育培训机制,邀请自治区级专家教授、区厅有关处室行业技能专家、身边先进典型等授课,举办专业化培训16期、培训干部3800余名,进一步提高干部业务能力。实施“导师帮带制”机制,从乡镇(开发区)党(工)委书记、优秀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、驻村第一书记中聘请178名导师,结对帮带451名帮带对象,在共同学习中解剖麻雀、钻研提高,在共同参与重点工作中传授经验、教会方法,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。
抓牢实践锻炼,提升履职能力。把实践锻炼作为提高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,持续选派干部参与乡村振兴、疫情防控、信访维稳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、重大任务,使干部在具体实践中接受考验、砥砺品行、增长才干。建设干部“三同”实践教育基地,每年组织100余名科级干部、中青年干部与群众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”,把田间地头当做培训课堂,让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、群众矛盾纠纷调解,使干部在与群众接触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、强化宗旨意识。全方位拓展年轻干部培育渠道,深入实施“百名年轻干部墩苗育才工程”,采取一线“墩苗”、外出“取经”等模式,累计选派6名优秀处科级干部到区外或区直机关挂职锻炼,安排24名优秀干部参与信访和巡察工作,选派31名优秀年轻干部挂职任乡镇长助理、园区主任助理,新录用选调生全部到村任职,不断提升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?